返回学美动态

在学美,圣诞还能这么过!艺术工作坊等你来加入!

  • 2024-11-29
  • 学美留学
  • 131人已读
【导语】在学美 圣诞还能这么过!艺术工作坊等你来加入!圣诞节临近,你梦想中的圣诞是怎么样的?是一个有雪花、有礼...

在学美  圣诞还能这么过!

艺术工作坊等你来加入!

圣诞节临近,

你梦想中的圣诞是怎么样的?

是一个有雪花、有礼物、

有圣诞袜、圣诞树、呆萌麋鹿,

还有忙着踏月摘星的圣诞老人节日??

每年圣诞都一个样,

今年如何过得别出心裁?

学美艺术中心圣诞限定版“艺术工作坊”来啦!

3到5天的超酷课程,涵盖设计与音乐两大方向!汇聚八大热门艺术课题!从生态城市与AI共融的插画艺术,到环保材料革新与生物面料的创新,再到智能穿戴设计与虚拟环保空间的交互探索,还有声音制作技术专研与作曲,让你在这个假期,不仅收获实用技能,还能玩转最IN的艺术潮流!

课程时间:2024.12.25-2024.12.29

开班人数:3人开班

上课地点: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515号静安嘉里中心办公楼一座1809室

 

圣诞八大主题课程

设计类:

主题一:插画设计在生态城市发展中的表达

主题二:插画设计在人工智能与人类共生中的表达

主题三:可持续环保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

主题四:生物技术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主题五:智能交互穿戴设备

主题六:虚拟数字空间交互设计—环境保护方向

音乐类:

作曲—使用MuseScore来创作回旋曲式(Rondo Structure)的四重奏室内乐(Chamber Music - Quartet)

主题一:声音技术与音乐制作—合成器音色设计在电子音乐与声音技术中的使用

主题二:作曲—使用MuseScore来创作回旋曲式(Rondo Structure)的四重奏室内乐(Chamber Music - Quartet)

 

设计类

主题一:插画设计在生态城市发展中的表达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以未来生态城市为创作主题,探索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并通过数字绘画的形式表达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与构想。学生将结合全球生态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与前沿理念,分析生态城市的关键要素,包括绿色能源、智能交通、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自然与建筑的共生关系。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环保议题的认知,还将掌握在概念设计中如何运用色彩、构图和光影等数字绘画技法,展现未来城市的创新形象。

课程安排

Day1:未来城市的概念与生态环境设计

讨论未来生态城市的构想:引入生态城市的概念,如自给自足的能源系统、绿色建筑、城市农场等。

分析环境保护相关的艺术作品和插画,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

绘制构思草图,包括城市布局、地标建筑、自然景观等。

Day2:构图与透视练习

学习运用构图和透视法呈现城市空间感。

选择一个角度,确定画面主视角,将草图细化为草稿。

开始细化地标建筑和主要元素的轮廓。

Day3:色彩方案与环境光影

选择符合未来城市主题的色调方案,比如绿色系、蓝色系等,传达清新、环保的感觉。

学习环境光和阴影的处理,尤其是建筑之间的光线效果。

上色草稿,调整光影关系。

Day4:细节刻画与氛围渲染

添加城市的细节,如光伏面板、风力发电机等环保元素。

完善场景中的小型自然景观,如垂直花园、屋顶花园等。

加强画面氛围的渲染,通过空气透视、雾气等元素让城市更具未来感。

Day5:最终作品调整与优化

对整体画面进行最后调整,优化色彩对比、光影关系。

添加必要的细节,如人物、交通工具等,增加城市的活力。

完成作品。

https://www.pinterest.com/

最终产出:一幅主题为“未来生态城市”的概念插画,适合用于Scholastic等大赛的环境类作品类别,展示学生对未来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想象。

 

主题二:插画设计在生态城市发展中的表达

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未来生活场景”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数字绘画创作一幅具有科幻色彩的场景插画,探索科技与人文的平衡与融合。课程将带领学生深入思考人工智能在未来社会中的角色,包括其对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以及情感交流的潜在影响,同时探讨科技与人文如何实现和谐共生。通过分析相关的未来主义概念和艺术案例,学生将学习如何将抽象的科技理念转化为具有视觉吸引力和叙事性的画面表达。

课程安排

Day1:AI与共生环境的设定与构思

探讨人工智能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和AI在日常生活中共存的设想。

分析科技与人文题材的插画作品,提炼共生关系的场景。

学生构思并绘制概念草图,明确未来生活场景的主要元素和布局。

Day2:场景与人物设计

讲解构图在场景和人物设计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细化构思,将人工智能设备、智慧城市元素等融入场景中。

初步设计人物与AI装置的互动姿势和关系。

Day3:色彩与未来感营造

学习使用冷色调、霓虹灯光等效果来营造未来感。

确定场景光源,将色彩应用到场景中,传达高科技氛围。

完成上色草稿,调整光影以凸显科技与人文交融的主题。

Day4:细节与科技元素的刻画

强调科技细节的刻画,如全息投影、智能设备的面板、未来服装设计等。

增加细节,如街景、背景中机器人的小动作等,使场景更加丰富。

强化画面中心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突出人与AI共生的概念。

Day5:最后润色与作品优化

进行画面最后的调整,优化光效、色彩和构图平衡。

添加适当的文字或说明,解释设计理念和创意灵感。

作品定稿。

https://www.pinterest.com/

最终产出:一幅主题为“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场景插画,适用于Scholastic等大赛中的创新与科技类作品类别,展示学生对未来科技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探索。

 

主题三:可持续环保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设计”应运而生,它主要着眼于人与环境的生态平衡关系,强调在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到环境影响和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这个课程中将会探讨持续环保材料“paper”在各类产品中的应用,设计过程中打破传统思维限制,激发学生新的创意和想法。

课程安排

Day1:paper手工灵感实验

选择材料例如卡纸,锡纸,瓦楞纸,竹纤维纸等材料进行剪切、粘贴、折叠等实验,头脑风暴,根据不同材料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提供专业的纸艺制作教程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Day2:空间感和立体感实验

通过制作三维纸艺艺术品,如纸建筑、纸雕、纸服装、立体装饰画、锡纸配饰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结构和立体感。

Day3:跨学科知识整合

充分调研,确认主题。在制作过程中融入跨学科的知识元素,如环境、历史、文化、科学等。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探索,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Day4:整合设计内容,完善作品

结合paper实验与主题制作产品包装设计,可选择纸盒包装、纸袋包装、纸标签和贴纸包装设计等。

这些包装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纸材料制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纸包装的设计要注重简约、实用和美观的结合。

Day5:排版设计

排版paper实验内容,调研与灵感来源内容,产品包装设计展示图与使用说明。

https://www.pinterest.com/

最终产出:完整的产品包装设计,包括三视图的展示。

 

主题四:生物技术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

生物与面料设计融合了生物学、纺织工程、材料科学以及设计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该课程中我们结合生物学特性,可以设计具有独特生物纹理或功能性的面料。在这个课程中培养学生将生物学、纺织、材料与设计等多领域知识融合运用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探索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面料设计中融入生物元素,创造新颖作品。

课程安排

Day1:主题调研

寻找有关生物与面料设计的话题头脑风暴,探索动植物元素、微生物与生态系统元素、生物动态与感知等。

选择主题并借鉴生物元素,为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艺术作品做灵感调研。

Day2:工艺实验

可选择冰染、扎染、植物拓印等手法,根据调研主题进行工艺实验,选择不同面料进行折叠、扎、填充、刺绣等手法二次创作面料,根据生物特性选择材料染布。

Day3:扎染面料视觉元素提取

根据扎染面料呈现出来的花纹与肌理进行二次创作,提取关键元素绘画或者进行**修改,根据生物元素重组制作完整的图案或插图设计。

Day4:海报设计

了解海报设计构图与排版设计,根据主题撰写灵感来源于目标,将图案实验与生物相融合制作海报。

Day5:字体设计

根据主题与目标设计海报字体,排版字体与海报图案,最终完成完整的海报设计展示图。

最终产出:一张有关生物与面料结合设计的海报。

 

主题五:智能交互穿戴设备

课程目标:

结合社会问题与科技设计方法,以交互设计为载体引导学生为特定的用户群体设计一件具有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交互穿戴设备,应用于未来社会中。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洞察能力,引导学生从**的社会视角以设计师的身份洞察并发现潜在的目标用户,并根据其需求提供设计解决方案。

课程内容:

关键词:智能交互、产品设计、用户调研、模型制作

Day1:产品设计原理讲解+基础理论设计方法,项目主题选取+开题方向,完成初步设计构想。

Day2:一手调研与二手调研的设计方法,基础软件教学,草图绘制。

Day3:用户需求分析方法讲解,绘制用户画像与情绪地图,用户场景调研补充,设计稿迭代。

Day4:实物模型制作+设计细节补充。Day5:实物完成+作品拍摄+项目产出排版。

最终产出:一个交互穿戴设备实体模型。

 

主题六:虚拟数字空间交互设计—环境保护方向

课程目标:

现阶段MR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设计边界,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如何运用创新思辨型的设计手法,尝试嫁接不同的科技手段设计出一个自己独创的数字虚拟空间,本课程以环境保护为主体,将使用专业的科研手法完成前期调研,由现实中的环境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象的空间场景,项目完成手法包括但不限于:设计画稿、实体模型、数字建模。

课程内容:

关键词:虚拟空间、交互五感转换、环境保护、思辨设计

Day1:虚拟空间原理讲解+设计方法概论,确定开题方向与落地方法。

Day2:平行宇宙案例分析讲解,创新设计手法探讨,空间原理讲解,草图绘制。

Day3:学术调研(一手调研+二手调研),草图设计补充,模型初步搭建。

Day4:一稿模型用户测试+模型完善,设计稿完善。

Day5:完成作品模型与交互手稿,项目排版。

最终产出:一个数字空间交互设计模型。

 

音乐类

主题一:声音技术与音乐制作—合成器音色设计在电子音乐与声音技术中的使用

课程目标:

学会DAW(Logic Pro)基础操作的同时,学会电子合成器的使用以及声音设计的基础概念。掌握音乐制作软件的核心功能,为进一步学习声音科技类学科打下基础。  

课程安排

Day1:基础知识与操作入门

介绍音乐制作流程

从创意到成品的过程:创作、录音、编辑、混音、母带。

DAW(数字音频工作站)的选择和功能概述(以Logic Pro为例)

软件界面导航

轨道类型(MIDI轨与音频轨)

时间轴、工具栏、插件与效果器

项目设置与启动

创建新项目、设置采样率、选择虚拟乐器

MIDI基础操作

导入和编辑MIDI文件

使用钢琴卷帘窗创建旋律与和弦

声音设计与合成器入门

简单介绍减法合成和采样器

使用内置合成器制作音色(如贝斯、弦乐)

练习:学生使用预设音色创作简单的旋律

Day2:音轨制作与编辑

音频录制与采样

如何录制音频(乐器或人声)

导入采样文件并编辑剪辑

节奏与鼓组编写

使用鼓机(如Logic Drummer)创建基本节奏

节奏分层与动态处理混音基础

调整音量与声像使用EQ均衡音轨添加基本效果(混响、延迟)

练习:学生制作一段完整的节奏、旋律和和弦段落

Day3:项目完善与输出

音轨编排与过渡

如何扩展音乐片段,加入过渡与动态变化

使用自动化功能调整效果参数

高级混音技巧

使用压缩器平衡动态范围

叠加效果器以增加深度和空间感

项目完善与导出

添加细节和修饰(背景音效、填充音轨)

导出音频为最终作品(MP3/WAV)

分享与反馈

每位学生展示作品并接受反馈

讨论如何继续完善自己的音乐制作

最终产出:学生将完成一首 1-2 分钟的原创音乐作品,涵盖旋律、和弦、节奏和简单混音。

 

主题二:作曲—使用MuseScore来创作回旋曲式(Rondo Structure)的四重奏室内乐

课程目标:

掌握MuseScore的核心功能,包括乐谱输入、编辑、优化和输出。了解作曲到编曲的步骤与流程。为未来的创作与编曲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课程安排

Day1:软件基础与乐谱入门

打谱软件介绍

打谱软件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

MuseScore的基本界面导航

乐谱创建

设置新项目

选择乐器、调号、拍号和节奏

输入音符的方法:鼠标输入、键盘快捷键、MIDI 键盘输入

基本符号编辑

添加连音线、休止符和力度标记

编辑调号、速度和动态

简单乐段创作指导学生创作8小节的旋律,并完成基础打谱

练习:学生完成一段旋律并用软件制作成清晰的乐谱

Day2:和声与编配技巧

和声添加

使用打谱软件添加和声音符与分解和弦

基本的和声进程与标记(罗马数字或功能和声)

乐器编配基础

添加新乐器轨道(弦乐、管乐、打击乐等)

学习跨乐器的分配音域与记谱方式

节奏与伴奏

为旋律添加节奏型伴奏 

运用重音、休止和动态变化增加层次感

实时校正与回放

使用播放功能验证和修改音符和编配效果

练习:学生扩展第**创作的旋律,为其添加和声与简单伴奏

Day3:项目完善与乐谱输出 

复杂标记与表现指令

学习如何添加装饰音、力度变化和表情记号

添加转调、重复记号和换拍号

乐谱布局优化

调整谱面间距、分段排版和乐器标记

检查分谱(适用于室内乐作品)

小型项目创作与完成学生完成一段小型作品(16-32 小节),包含旋律、和声与基本编配

导出乐谱为PDF文件,同时保存音频文件

分享与讨论

学生展示作品并接受导师和同学的反馈

最终产出:掌握打谱软件的基本功能,并通过创作一段小型室内乐或独奏作品,提高作曲和打谱能力。 

  • 上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515号静安嘉里中心办公楼一座1809室
    电话:021-62487799

  • 北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银泰中心写字楼C座10层1002单元
    电话:010-65066978

  • 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4018号安联大厦26层2632室
    电话:0755-33002206

  • 香港

    地址:香港銅鑼灣新寧道8號中國太平大廈二期4樓401室
    电话:00852-34273889

联系我们

400电话:400-820-0859         预约电话:021-62487799

Copyright © 2006 - 2025 学美留学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2486号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